作者: 毛慎沛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5-27 10:15
牡丹区高庄镇燕王庄行政村种植销售红薯苗已有20余年历史,村里传统的小拱棚种植结构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。
1989年出生的张永志是燕王庄村的村民,他在浙江打工10余年,从羊毛衫纺织厂的技术工到机器维修工,再到公司管理层,用他的话说,他把青春奉献给了浙江的这家羊毛衫纺织厂,却越来越想念家乡。
“家里人种了一辈子红薯苗,却没有发展起来红薯苗产业,原因是传统的种植方式不适应现在的情况。我听说了政府鼓励返乡创业,于是我决定回来把红薯苗产业做大做强。”张永志对记者说。自2021年开始,他返乡发展,搭建了3个钢管冷棚,1个冬暖式日光棚,用来培育西瓜红(普薯32)、商薯19等品种,并且自己种植红薯12亩。
红薯苗从惊蛰开始种植,到谷雨前后就开始销售。每株地瓜苗售价0.25元,每天销售5000株左右,销售期4个月左右,每亩地可获得2万元收入。聘用村民采红薯苗,每100棵苗获得0.15元的工资,工人每天可获得100元左右工资。“每天在这儿采红薯苗,也不累,还能接送孩子,挣个零花钱。”正在大棚内务工的孙景荣说。
红薯苗销售完以后,大棚里还可以种植大豆、玉米、油菜、菜花等经济作物,每亩地再增加5000元收入。
“我培育的是脱毒健康种苗,胡萝卜素含量更高,该品种有优质、高产、稳产、商品率高和适应性广等优良品质。耐储存性好,亩产3000-3500斤。”张永志说,“我准备带着村里人一起干,带动更多村里人就业增收,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燕王庄村红薯苗,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。”
记者 毛慎沛